中文頂級域名——創業新興國產軍
發布時間:2023-08-09
北京的劉先生辭掉了他在家鄉穩定的醫生工作后,毅然來到北京加入“互聯網+”的創業大潮。利用專業的知識,集合起來自己計算機、設計、醫療等多領域的朋友,在海淀區的一個孵化園區租了一片工位,開始了他“線上病癥查詢平臺”的創業之路。然而當他解決了諸如啟動資金、法務、后臺開發等一系列創業難題時,他還要面對網站網址本身帶來的可辨別度問題。簡單來說,假如在搜索引擎中搜索其創業網站的名稱,一系列名稱相近、網址相似的網站會一股腦地出現在電腦屏幕上,讓人難以選擇。
無獨有偶,河北石家莊的曹女士是一家民營公司的營銷總監,為了使公司在行業內脫穎而出、在大量同質化競爭中沖出重圍,她選擇了為公司網站做搜索引擎的競價排行。由于身處非北上廣地區的省會城市,曹女士的公司在搜索引擎上產生的點擊量會每月至少花掉她2500元,為了節省開支,在法定節假日,曹女士會臨時取消競價排行,但即使這樣,每年依然要花費3萬—4萬元來提高公司的搜索排名。然而效果并不盡如人意,搜索引擎公司利用黑客軟件惡意刷網頁流量已經是業內公開的秘密,在試用一年后,曹女士和她所在的公司毅然放棄了在搜索引擎上的競價排行。
域名,或者更通俗地來說網址,是一家互聯網公司實現自身生產經營的最基礎元素。它指向的不僅是地址,更是產品、服務、品牌等更多的附加價值。在原有英文頂級域名已不能滿足互聯網經濟的發展需要時,中文頂級域名的成功申請,或將在“互聯網+”的創業大潮中擦出更多火花。
號角響起
所謂域名,就是指在網絡中指向一定資源的地址,用于計算機數據傳輸時標識計算機的電子方位。通俗來說,域名就是在常見的網址中除去“www”萬維網外的部分,通常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詞構成,中間由點號分隔開。例如,本刊網站“www.jingji.com.cn”,其最右邊的詞被稱為頂級域名,常見的有“.com”、“.cn”等。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,互聯網用戶呈爆炸式增長,固有的頂級域名數量已經難以滿足日益高漲的使用需求,中文域名的申請也再次被提上日程。
2008年國際互聯網最高管理機構ICANN曾發出開放申請的消息,但直到2012年1月12日才開始正式申請,并且開放申請時間也僅持續到當年的4月12日,即撰寫、提交申請標書的時間只有短短的3個月。
而當時,全球域名共有兩億多個,在中國,常見的“.com”有1000多萬個企業在使用,“.cn”也有1000多萬的使用量。“我們國家公布的網民數就有6億多,而域名才2000多萬,根本就不夠用,使用比例只有幾十分之一,差距很大?!秉S道科技的總經理李祥健說。
開放申請之后,“.公司”、“.商城”、“.我愛你”等中文域名相繼誕生;2014年12月,工信部出臺了針對新后綴的管理措施,并對“.公司”、“.商城”等新后綴發放了運營牌照。黃道科技也在3家風投公司的支持下,順利申請了“.商城”、“.wang”、“.我愛你”等中文頂級域名,并拿到了工信部的批準,開始為企業提供中文頂級域名的申請服務。
“其實我國在這方面可以稱之為中文域名的開拓者。由于歷史原因,人們對互聯網頂級域名的理解一直固化在英文層面。為了彌補數字鴻溝,提供互聯網的普遍服務,為保障那些文化水平低下、對英文字母不太了解的受眾有平等使用互聯網的權力,早在上世紀90年代前后,我國就開始了中文頂級域名的試驗和研究。”中國互聯網協會首席研究員曹華平對《經濟》記者說。
“大家好才是真的好,用戶量擺在那,我們靠國內強大的用戶基礎,在各個領域都能培育出強大的互聯網公司來?!辈苋A平說,“在新的商業模式、業態和技術上我們可能模仿較多,但是在電商零售等某些領域要遠遠比國外強。”
“.商城”這一域名就極具指向性——為電商企業提供服務,類似的域名將更有益于行業內的市場細分,加快互聯網進程,并利用互聯網為信息提供增值,提高生產效率,改變組織形態,降低生產成本。比如,某電商企業創業之初選擇依附于傳統互聯網電商巨頭,如天貓、淘寶、京東等,結果投入了很多資金,用戶卻依然難以增長,而且壓款時間也較長,但在使用“.商城”域名后,用戶可以通過其域名直接進入網站,而無需通過電商巨頭的網站入口進行搜索排名。這不僅為中小企業自主做電商降低了行業門檻,提供了更多自由發展的模式和品牌宣傳的鮮明標識,也便于他們走獨立發展道路。在互聯網基礎資源多語種應用趨勢日益顯著的今天,新通用中文頂級域名可以很好地服務于全球用戶,尤其是華人用戶,這對提升漢語的世界影響力也將發揮重要作用。
搶占先機
“申請域名的流程并不復雜,對于企業來說,只需要提供其營業執照或組織機構代碼、經辦人的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,就可以以每年最低幾十元、最高幾百元的價格申請到一個專有域名?!?5互聯公司商務總監陳寧告訴《經濟》記者。
注冊了“.商城”的周先生向《經濟》記者表示,此前公司的商城網站域名一直采用拼音加后綴的“.com”模式,比較難記憶,也不能幫助客戶識別,“就連老客戶通常也是用搜索引擎才跳轉到公司網站上”,這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老客戶流失,也嚴重增加了公司熱線電話的壓力?!皳煌耆y計,客服人員每天接待解答公司網址的電話占到整天工作量的近1/3。還有一個標準流程就是遇有相關咨詢,我們會給客戶發送一條關于公司網址的短信,這給公司人力和財務也都帶來了不必要的損失”。
運營著包括“.商城”在內的8個中文頂級域名的黃道科技CEO李祥建告訴記者,“‘.商城’是我們最看重的一個中文頂級域名,因為這個域名能夠清晰地指向網站所提供的服務,同時,我們也一直致力于加強初期審核準入門檻,避免那些有不良目的用途的注冊,使這個頂級域名始終保持在一個相對純凈的應用環境下。在國家‘互聯網+’的戰略下,我們希望這個域名能夠有效支持傳統企業的互聯網轉型,讓新興中小型電子商務企業享受高性價、高保障的服務。”作為在中國最大的一家中文頂級域名注冊公司,黃道科技從2014年開放申請服務到現在,域名注冊量已經達到了20萬個,排在全球第5。
黃道科技相關負責人透露,目前已經有很多國內知名企業和電商企業搶注了“.商城”的域名,除了京東高價贖回了“京東.商城”、“京東商城.商城”外,百麗鞋業、中國有線網絡電視臺、中信集團等也注冊了“.商城”域名。
圖片
“兵家必爭之地”
與此同時,國外很多大型公司也紛紛進行了中文頂級域名注冊,比如美國的亞馬遜、谷歌和蘋果公司,申請的域名后綴達成百上千個。這一前瞻性的舉動緣于域名不僅是一個名稱,更是一種商業競爭手段,因為其一旦被申請就不能重復。以“.com”域名為例,其真實的使用量不到總注冊量的30%,而剩下的70%是被用來投資的。
在域名投資領域中,265科技有限公司CEO蔡文勝算是業內名人。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裂時,蔡文勝進入互聯網領域,投資域名并獲得巨大成功。2001年,他注冊了幾千個重要域名,一年凈賺幾百萬。
“有的投資人喜歡某個系列的域名,比如數字域名,開始不被看好,但是后來因為數字沒有語言障礙,反而成為一種優勢,率先被非英文國家的人接受。什么都不代表反而什么都代表。蔡文勝的投資角度和別人不太一樣,專業玩域名的都覺得越短越好,指向越明確越好,但他并不遵循這種行業規律,比如‘hao123’?!崩钕榻ㄕf,“投資域名的人要善于發現、善于總結,一般都是平價買入?!?/p>
但在我國,天價域名也頻頻涌現。2015年2月奇虎360公司斥資1700萬美元(約合人民幣超過1億元)從沃達豐手中收購了其雪藏10年之久的“360.com”域名,刷新了國內域名價格的新紀錄和吉尼斯世界紀錄;2013年3月,京東商城以500萬美元(約合3000萬元人民幣)的價格從國外公司收購了“JD.com”域名;小米公司也不惜以360萬美元將其域名“xiaomi.com”換掉,收購并啟用“mi.com”。據了解,域名注冊局也會根據域名的增值性而對某些域名進行預留。
“中文域名用戶群小,可能不會比英文、數字等域名價格高,但是也很難現在就下定論。域名具有唯一性,但華語網民數量很多,其未來可能會有更大的增值空間。如今中文域名的拍賣會上,好多都拍得20萬以上,有的甚至超過50萬?!崩钕榻ǜ嬖V記者。
在域名行業摸爬滾打了近8年,陳寧經手的域名申請多達上千個,他稱域名投資者為“域米蟲”?!半S著國家支持和用戶認識的深入,中文頂級域名受到越來越多的認可和關注,其申請服務的價格已經高出了原有的英文頂級域名,靠轉賣域名發家致富的投資人也已經開始了新一輪的研究?!?/p>
矛盾與平衡
“有些企業只推廣網站,不推廣域名,很大原因是域名不好記?!秉S道科技副總裁寧昊說。和域名一樣,搜索引擎的用途是將中文詞條與英文域名進行匹配,但是由于其不是一對一地精準搜索,同質類網站難免會出現誤導。
而網站開始配置使用中文域名后,搜索引擎就能更好地將網站體現出來,搜索的排位和展示方面也會更具優勢,更符合全球華人的思維模式。比如通過搜索引擎搜索“清華大學”時,可能會出現臺灣的清華大學,也可能出現清華大學各個分支機構的下屬網站,而其網站名稱“Tsinghua”也很可能被拼作“qinghua”,這一切都需要網民自己去識別。但如果清華大學的域名換成“清華.中國”,其可識別度將得到大大提高?!坝捎诨ヂ摼W發展的歷史原因,我國無法改變全球互聯網用戶的使用習慣,但是隨著技術的發展,在網絡世界推廣中文,從而拓展互聯網市場還是有很大可能的?!辈苋A平說。
在他看來,中文頂級域名面對的壁壘更多來自國內而非海外?!按蟛糠趾M饩W站都支持中文頂級域名的解析。雖然中文頂級域名在國內使用不受限制,但是很多國內的瀏覽器廠商為了將域名解析轉化為搜索流量,并不支持中文域名的解析?!睘榇耍袊ヂ摼W協會曾向多家國內知名IE瀏覽器廠商倡導支持中文域名的解析,并提出在搜索鏈接中加入中文域名。但曹華平也坦言,受公益性的限制,協會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,“未來還需要更多權威力量的介入”。
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對推廣中文域名也做了很多努力。除了技術上的支持外,早在2010年,該中心就開始了中文域名的普及工作,并多次舉辦相關會議活動,2012年甚至通過了中文頂級域名的個人申請。
然而新事物的成熟發展往往需要一個過程。英文域名帶來的語言壁壘,使得中國網民對搜索引擎的依賴度極高,而網站域名的相似性也給釣魚網站帶來可乘之機。帶著這種被市場培養出來的“懷疑精神”,中文頂級域名無疑又將成為中國網民懷疑的新對象,而一個網站的多種域名也將造成資源的浪費和新的混亂。
“現階段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中文頂級域名的推廣。”李祥健說,“中國網民已經養成了英文域名的使用習慣,粘性很強,很難打破。但我們相信中文域名因為它的本土化和便捷性、明確性,一定會逐漸占據國內的網絡市場?!?/p>
中文頂級域名的發展和普及還要經歷一段時間的探索,但不可置否,中文頂級域名的誕生本身,不僅顯示出中國互聯網經濟的創新發展,也昭示出基于中文文化圈的國際話語權的不斷強大。
本文來源:經濟雜志